42Tokyo是什麼
42 是起源於法國、學費全部免費、沒有教師授課、校舍24小時全天候開放,以專案和同儕學習為核心的程式設計教育機關。
42Tokyo是42在東京的分校。
42是什麼
生命、宇宙及萬事萬物的終極答案(Answer to the Ultimate Question of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銀河便車指南系列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Piscine是什麼?
是法語的「泳池」的意思,這個取名由來是比喻把不會游泳的人們丟進游泳池,看誰能在溺的掙扎中沈住氣學會游泳。
是42入學考試的名字。
Life Saver 是什麼?
Life Saver 是一個由學生組成的團隊,作為志工以各種形式為 42 Tokyo 作出貢獻,支援 Piscine 考生以及 42 Tokyo 的工作人員
用我自己的理解,我覺得是一個在 Piscine 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協助判斷要問工作人員或是問隔壁同學,這樣的一個角色。
作爲 Life Saver 是有被明確指示不能回答任何那些如果問隔壁同學能有機會得到答案的問題。
覺得 Piscine 的時候沒有寫一篇心得留下當時的心情有點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還有情緒都漸漸的淡去。
最近在某些社群,我看到有人記錄在 Piscine 每一天的心得,我覺得超級厲害。
我也嘗試寫過幾次日記(現在還存放在網站裡的某個角落笑笑),最高紀錄堅持了46天,但是後面也是不了了之。
當然,不知道要寫什麼的時候也是有的,但我覺得那不是我後來不了了之的原因。
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轉換成文字記錄下來,那是一個相當需要花時間的事情。
那些你花了一分鐘閱讀完的文字,可能是我花了一個小時,整理了自己的思緒、編織出來的文字。
自己真的嘗試過了所以才真的知道,這件事到底有多麼困難,我是真心佩服那位寫 Piscine 日記的人。
現在回頭去看我當時寫的那46天的日記,彷彿還能感受到我當時的情緒,原來我當時有過這樣的想法啊!雖然基本上都是無聊的日常就是了笑。
在動畫《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第 9 集〈這就是所謂的「知」吧〉中,有一段關於文字的描述:
「文字⋯⋯簡直就是奇蹟。」
「只要會使用文字,就能超越時間和地點。
可以為 200 年前的訊息落淚,也可以為 1000 年前的傳說大笑。你敢相信嗎?
我們的人生,都被困在這個時代裡,無法逃脫。
但是,只有閱讀文字的時候,能夠聽到古時候的偉人向我開口說話。
在那一𣊬間,我彷彿脫離了這個時代。
變成文字的思想,會永存於世,甚至可以不斷推動未來的某些人。
這種事⋯簡直⋯
就跟奇蹟沒甚麼兩樣。」
雖然我不是什麼偉人,我也沒有想要表達什麼偉大的訊息,但我卻透過文字,跟幾年前或是幾個月前的自己交流了。
文字…果然是奇蹟不是嗎?
雖然 Piscine 的時候沒有寫心得文有點小可惜,但是現在也是個好時機!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覺得任何時機都是開始的好時機。
想做就去做,想寫就開始寫!一切都不會太遲。
我想成為 Life Saver 的初衷,是因為我覺得我曾經受到了很多的幫助,我現在已經在42待超過一年,也許我多少也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更之前的時間點,我也有想成為Life Saver 的想法,但我一直覺得我能力不夠。
倒也不是說我技術力不夠的意思,而是我覺得 Life Saver 這個角色,面對著想進入到42這間學校的受驗生們,我覺得我還不夠成為 42 的模範。
那現在我是42的模範了嗎?我有什麼優秀的事蹟或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嗎?
不,我覺得我還是那個平凡的我,但我喜歡 42 的理念還有運作模式,所以我想要為了42去付出我的力量,並且把42的理念傳遞出去。
雖然到頭來,在我心裡我覺得我好像受到的幫助更多就是了笑。謝謝各位夥伴還有工作人員。
提提幾件我印象深刻的事。
基本上作爲 Life Saver 是不會回答有關課題的問題。當然,這也意味著可能會遇到各種質疑。
「嘿,為什麼這樣做沒有得到我要的結果,這一定是你們電腦有問題」、「嘿,為什麼你不幫我解決問題,你是不是不會」、「嘿,為什麼這些課題都不寫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嘿,為什麼機器採點評分沒有通過,我沒有錯,一定是你們的機器錯了」……,也曾經遇過幾個脾氣比較衝動或是態度比較不好的人。
必須說,曾經我也有過那些疑惑過,所以我不覺得這些是什麼奇怪的質疑。
我認為提出質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電腦也確實有可能會壞,但是憤怒或是發脾氣倒是就沒什麼必要了。
我自己在Piscine 的時候,也有遇過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當時的我,上了三個月的日文家教、在家自學了三個月、去了三個月的語言學校,然後就來參加了 Piscine。
日文的程度實在沒什麼自信,事實上也真的是很吃力,外加英文也不好。
在某次 review 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高壯的同學,他的臉很嚴肅,他的日文說的速度很快,我聽得很吃力。
他感覺到我沒什麼反應的時候,他改成用流利的英文來嘗試跟我溝通,但我依舊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他逐漸開始失去耐心,我還記得他很生氣地對我說,「你不會日文又不會英文,你到底來這裡做什麼?」。
是呢,我也不知道我來這裡做什麼。
事實上,雖然台灣的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就有英文課,但是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跟上課程進度過。
已經有過無數的人跟我說,他們覺得台灣人的英文都很好,我也確實覺得我周圍的每個朋友大家英文都很好。
我自認為我的語言學習能力非常有問題,也許我有一點智商的缺陷,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要去國外生活。
但是因緣際會,我丈夫找到了一份日本公司的工作,所以我們一起來到了日本。
然後又因為因緣際會,我丈夫得知了 42 這個在世界上很有名的免費教育機構在東京有校區,所以他推薦我來報名 Piscine,所以我報名了。
「反正是免費的,你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何不試試看?」
對的,會來參加 42 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這是免費的。
因為種種原因,還有申請簽證的等待,我們兩個已經一年以上沒有工作,從台灣來到日本東京生活各種的初期費用(租房、傢俱等等)花費了我們許多的積蓄。
42 不但免費,還能認識新的朋友,還能夠學習程式語言,是一個多麼棒的地方。
當時那位同學這樣跟我說之後,我覺得很沮喪,我覺得我很糟糕,而且因為我實在太爛了所以造成他的困擾。我害他心情不好,我感到很抱歉。
到了 Piscine 的後半段,我在系統上,我看到我又再一次的配對到這位同學的 review 了,我感到很害怕,我覺得我還是沒辦法好好的表現,我帶著忐忑的心情去面對這一次的相遇。
但意外的是,他的態度跟耐心明顯地變好了很多,臉上也多了更多的笑容。
我不知道這些日子以來,他遭遇了什麼事,但我知道肯定不是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語言能力突然變好了,總之我們順利了完成了這次的 review。
(備註:這位同學後來有成功通過 Piscine,他是很優秀的人)
現在我換了一個視角,成為了一個life-saver。
老實說,表達憤怒或是發脾氣對整件事一點幫助都沒有。
如果是我不能回答的問題,我也不會因為你生氣所以就回答你。
如果是電腦的問題,當然你不需要生氣,我們也會協助你更換另一台電腦。
如果是你自己操作上的問題,你即使用力敲打鍵盤,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所幸,有幾位同學在後續的日子明顯態度變好了,其實我記不得他們的名字,祝福他們後續能夠順利通過 Piscine。
再來說說關於「課題要求寫得不清楚」這件事。
可能因為我曾經有過工作經驗,而且老闆總是需求寫得不清楚(老闆自己想要什麼可能也不知道),所以我很快的、沒有任何疑惑的就接受了這件事。
但是 Piscine 的課題是有機器採點的,這似乎意味著是有一個殘酷的、非黑即白的結果。
我討厭機器採點,我也喜歡機器採點。
寫得不清楚有分兩種狀況,他寫了但你不明白,或是他真的沒寫。
不管真相是哪一個,你面對這種情況時,你怎麼想?接下來你會怎麼做?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事。
說到關於寫的清不清楚這件事,我覺得每個人的認知可能會有巨大的差異。
前陣子我剛好心血來潮寫了幾個小遊戲,我做的第一款遊戲是一個關於「質因數分解」的小遊戲。
我在最一開始的版本,我只在標題上寫了質因數分解,沒有額外寫遊戲說明。
因為我的遊戲介面非常簡單,我認為大家應該都很容易能夠理解,結果意外的我收到不少人跟我反應說:「不知道質因數是什麼」、「為什麼沒有遊戲說明」。
如果只有一個人這麼說,我會覺得是個案,但是不止一個人這麼說。
好吧,所以我乖乖地把遊戲說明給做出來了,我以為這是國小程度的知識…?雖然可能是個日常生活中不會碰到的東西,也許我是在C的哪個課題裡面提到了質數所以我個人覺得好像也不至於那麼碰不到…?如果問我國小的英文問題,我搞不好也不會知道是什麼。
(備註:小遊戲在這裡 game.allie.tw )
在 Piscine 的課程安排裡,有一個必修概念是「遞迴」。
我還記得我當初第一次見到遞迴的時候,「天啊這什麼東西,太酷了吧」,儘管只是短短的幾行程式碼,但卻詮釋出了什麼叫做「優美」。
我不知道別人的感受是什麼,但是我是真的覺得這用法太美了。
但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遞迴只應天上有,凡人應當用迴圈」(英文原句:To iterate is human, to recursive, divine!)。
老實說,遞迴辦得到的事情,普通的迴圈都辦得到。那是不是意味著根本不需要學習這個東西…?
我個人覺得比起學習語法,更多的是學習一種邏輯思考方式。
提到迴圈,在 Piscine 的課題規範裡,有一個規定是只能使用 while 迴圈。
如果先前是有點程式經驗的人應該說到迴圈第一個會想到的是 for 迴圈,相對 for 迴圈來說,while 迴圈的寫法更加的單純,又或者可以說更加的原始。
說到原始,Piscine 的課題規範裡還有另一個規定,是只能使用 write ,不能使用printf。
又或者更放大一點主題,現在那麼多程式語言,為什麼 42 選擇學習 C 語言這個有點古老的語言,而不是學習那些可能比較新穎、流行或是職缺更多的 Python、Java 等等其他語言。
為什麼會有這些那麼「追求復古」的規定,我想到了「鬼滅之刃」這個作品。
根據「鬼滅之刃」這個作品的世界觀,最早的呼吸劍法為「日之呼吸」,而由「日之呼吸」再衍生出五大「基礎」的呼吸法,分別為「炎之呼吸」、「風之呼吸」、「水之呼吸」、「雷之呼吸」、「岩之呼吸」,而從這五大呼吸法中又再衍生出更下面的 N 百種呼吸法。
日之呼吸是所有呼吸的始祖,C 語言也像是現代高階語言的祖先,許多語言的語法、控制流程、資料結構概念,都可以追溯到 C 語言。
C 語言功能全面、效能極佳,但需要理解指標、記憶體管理等低層細節,像是日之呼吸一樣威力最大,但是要求使用者的天賦跟體質。
C 語言衍生出 C++、Objective-C、C#等,甚至影響了 Java、Go、Rust、JavaScript 的設計思路。
日之呼吸能直接對抗鬼的本體細胞,而C 語言能直接操作記憶體、控制硬體,對軟體的底層運作掌握最徹底。
日之呼吸雖然最強!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發揮它的力量,學習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呼吸法是很重要的笑。
抱歉,身為一個宅宅想的例子也是非常宅。
鬼滅之刃只是虛構的故事,以上也是我個人瞎掰,請看看就好不要當真,笑笑。
(那些使用 AI 寫出程式,但沒有學習過程式語言的人,算是不會呼吸法但又能殺鬼的人嗎?)
(鬼殺隊的入隊測驗是不是也有點像 Piscine?把所有人全部丟進去程式語言大泳池裡,能夠掙扎到最後並且學會游泳的就能進入鬼殺隊笑)
說到今年參加 Life Saver 跟我當年參加 Piscine 有一個最大的不同: AI 的使用。
說到 AI,最近我閱讀了一篇文章,裡頭提及:
我們應該把 AI 當成樂器來玩,而不只是工具。工具追求效率,樂器追求表達。工具要你達到目標,樂器讓你享受過程。
(https://alexhsu.com/zh/stand-out)
很有趣的見解,我覺得這個觀點也不約而同的跟我對 Piscine 的觀點有那麼一點相似。
我認為 Piscine 雖然說是入學考試,但是比起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通過考試,更重要的是享受過程。
比起最終成績能不能入學 42,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如何的學習」。
AI 近期的發展真的是比想像中還要厲害,我也相信 Piscine 的受驗生大家也絕對會使用 AI 來完成課題。
如果知道 AI 的原理,你會知道 AI 其實不明白你在講什麼,那你又真的明白 AI 在講什麼了嗎?我覺得這是必須認真看待的問題。
綜合我自己參加 Piscine 的經驗還有這次擔任 Life Saver 的經驗,我個人認為能夠通過 Piscine 的人們都多多少少有幾下幾個特質:
《不畏懼面對失敗,能自省且進步》
Piscine 整體的設計,個人認為他是「故意」讓受驗生面對失敗的。
事實上,在 Piscine 裡,課題遭遇失敗,以現實層面最終結果來說,並不會有任何扣分反而是加分項。
我能感同身受課題提交失敗的挫敗還有浪費時間的感覺,但以回顧的視角來看,在每一次的失敗中,我總是多獲得了點什麼。
或許是注意到了先前沒注意到的細節,或許是在 review 中又多認識了一位高手,又或者是這個意外的失敗必須思考如何重新調整進度行程。
《自我驅動力還有自律》
Piscine 是一個持續四個星期的活動。
Piscine 沒有老師,也沒有規定什麼時間必須上什麼課程,一切都是自己決定自己安排。
我相信不少人有過在大考前臨時抱佛腳熬夜讀書的經驗,但是 Piscine 持續了四個星期,這種爆發性短時間拼命的做法,我估計是沒辦法應用在這裡。
最終希望到達什麼進度?那每週應該到達什麼進度?那今天應該到達什麼進度?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保持好體力,面對新挑戰,面對失敗,持續前進。
《抗壓性還有情緒穩定》
Piscine 雖然有四個星期貌似時間很長,但是又是行程密集沒什麼自由時間。
每週有固定的考試,還有固定的週末團體作業時間(不強制但推薦),每個課題提交後你必須找人幫你批改課題,而你也必須去批改別人的課題。
你會被什麼人批改課題、要花多少時間,不知道。你會批改到誰的課題、要花多少時間,不知道。
時間行程看似自由,但又非常充實。遊戲規則看似簡單清楚,但又充滿未知。
面對快節奏、作業量大的高壓,保持冷靜,不過度焦慮、不被挫敗感擊倒。
那當然其他的還有對程式的熱忱、社交能力、學習能力等等。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感受,不代表 42 官方評選標準。
如果最終沒有通過 Piscine,不代表你沒有能力,也不代表失敗,只是剛好沒有通過 Piscine 而已,僅僅而已。
雖然說名字是叫入學測試,但是我認為這是一個雙向的判斷,42 判斷你能不能入學,你判斷自己適不適合這樣的生活。
不論最終結果是如何,希望每位 Piscine 的受驗生都能好好享受。
我認為每個會來參加 Piscine 的人都絕對有一個特質:《勇於挑戰》,每個人都值得接受掌聲,你真的很棒!
最後再次感謝 42Tokyo 的工作人員讓我有這個機會參與這個活動,還有謝謝 Life Saver 各位夥伴們的照顧,有同伴在旁邊讓我感到很安心。
雖然每次開會的時候我都覺得腦袋特別混亂,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但聽到大家講「特にないです」我就特別安心笑。
然後我每週都很期待吃飯時間,免費的飯最好吃了笑。
お疲れ様でした。